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全球金融危机的四大问题

“我们跟你说过会这样。”国际清算银行(BIS)早就警告过无节制的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通胀的危险。在今年的年度报告——最后一份在长期担任其经济顾问的加拿大人威廉•怀特(William White)的指导下写就的年度报告——中,该行毫不讳言自己的正确性。不过,它表现得很克制:“当务之急并非分清责任,而是认真思考该如何应对。”

该报告正是在进行这样的思考。但它也描述了那些不听警告的人造成的烂摊子。报告指出:“当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发生的市场动荡,在战后时期是没有先例的。鉴于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风险,加上许多国家通胀急剧上升,人们日益担心全球经济可能正处于某种危急关头。这些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正如国际清算银行年度报告的读者所能够预想到的,这份报告很好地回答了四大问题。

首先,为什么会发生危机?报告指出:“质量日益下降的贷款发放出来后,被卖给了轻信而贪婪的人——他们经常依靠杠杆操作和短期融资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利润。这本身就构成了一大弱点。更糟糕的是,由于过程不透明,风险最终落在何处往往并不明显。”

显然,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存在不足。报告问到:“一个庞大影子银行系统的形成,怎么会没有让官方明确表示关注?”的确,怎么会这样呢?此外,这场危机的特征之一是,证券化贷款的销售范围事实上非常广泛。谁拥有它们?它们价值多少?近一年来,围绕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一直在冲击着货币市场。

然而,报告坚持认为,引发危机的与其说是新鲜事物,不如说是旧有的弊端: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价格通胀以及快速的信贷增长。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还有它的结论:各央行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报告中还告诫各央行结束这种局面。我上周在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曾提出,实行汇率目标制的国家所积累的大量储蓄和外汇储备,也是本世纪初美国长期实际利率处于低水平以及能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

接着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眼下的风险有多大?

答案是:非常大。这部分是因为,全球经济正处于某些高收入国家金融及房价通缩与全球性商品价格通胀的夹击之下。同样惊人的是许多巨大的不确定因素。近期商品价格飙升是短期泡沫还是会长期持续?美国家庭会大幅缩减开支吗(在2003至2007年期间,私人消费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美国及其他高收入国家的去杠杆化过程能否平稳进行,而不会引起高通胀?还会出现多少坏账?新兴经济体会否通胀上升步伐过快而不得不放弃干预汇市?如果是这样,美国长期利率会大幅上升吗?新兴经济体是否比许多人预料的更容易受到美国进口放缓的冲击?金融市场何时能复苏?股市对未来的风险是否有充分的评估?

对于可能出现的结果,人们的分歧非常之大,没有人敢断言未来将会怎样。大规模风险重估与全球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相当令人惊慌的。

第三大问题是目前我们需要什么政策。国际清算银行的观点是,货币政策的正确倾向应是“减少宽松性”。该行认为,即使全球经济大幅放缓,也好于通胀急剧上升。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该行同时强调,在如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一种货币政策是不可能普遍适用的。各央行必须评估本国形势。这本身就是新兴大国放弃盯住汇率制的好理由。

“我们跟你说过会这样。”国际清算银行(BIS)早就警告过无节制的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通胀的危险。在今年的年度报告——最后一份在长期担任其经济顾问的加拿大人威廉•怀特(William White)的指导下写就的年度报告——中,该行毫不讳言自己的正确性。不过,它表现得很克制:“当务之急并非分清责任,而是认真思考该如何应对。”

该报告正是在进行这样的思考。但它也描述了那些不听警告的人造成的烂摊子。报告指出:“当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发生的市场动荡,在战后时期是没有先例的。鉴于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风险,加上许多国家通胀急剧上升,人们日益担心全球经济可能正处于某种危急关头。这些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正如国际清算银行年度报告的读者所能够预想到的,这份报告很好地回答了四大问题。

报告还将矛头指向美联储(Fed)的政策。美联储是以防范不愉快后果为前提来决定采取什么政策的。这种做法的危险在于,如果不会出现极端情况,在多数时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都是严重错误的。国际清算银行还强调,政策制定者和私人部门必须正视如下现实:“如果资产价格处于不切实际的高位,最终必然会下跌;如果储蓄率处于不切实际的低位,就必然会上升;如果债务不能得到清偿,就必须勾销。”

第四个、也是最大的问题涉及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组成部分。但我不认为,过去10年股市和楼市的巨大泡沫是正常的。而且,即使这是正常的,它们的下跌都是不是人们所希望的。

在对教训的分析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国际清算银行不是着眼于新的东西——现代金融系统的装备,而是针对旧有的内容——“金融系统内在的顺周期性和信贷的过度增长”。这里的要点是,修补监管机制的细节或者加强对个别机构的监管,并非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整个系统的运作。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清算银行坚持认为,在信贷增长过快和资产价格猛涨之时,必须收紧货币政策,即使这会令通胀暂时降至目标水平以下。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这将是对政策工具更为对称的应用。报告强调“宏观审慎”政策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它们针对的不是具体机构的不当行为,而是系统风险,例如在共同冲击下共有的风险,以及机构之间、市场之间以及机构与市场之间潜在的负面相互作用。

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既不是要防止机构破产,也不是要消除盛衰的轮替。前者是不受欢迎的,后者是不可能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降低危机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说问题可以留待事后解决是不够的。那种说法太自满,也太片面。

我们不能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但是,国际清算银行至少界定了恰当的问题,对此,它应得到肯定。

*Glob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Disorder, www.bis.org/events/ conf080626/wolf.pdf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吃透三句话 人人都能成百万富翁

吃透三句话 人人都能成百万富翁
相信理财就这么简单!!!

吃透三句话 人人都能成百万富翁

理财专家告诉我们:理财的最佳方式并非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只要你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并且持之以恒,若干年之后——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我每月到企业举办一小时的免费“理财讲座”,一直都很受员工们的欢迎。讲座内容很少涉及复杂难懂的技术操作层面,也几乎不进入到产品介绍环节,因为据我了解,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这些概念,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假如他们能老老实实执行这些理财上的概念,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一个理财概念:
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花钱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
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日常例子:
(1) 客户甲会花3万人民币去买一幅油画,但不会花3万去买二手车。
(2) 客户甲会花1万去买人寿保险,但不会花1万去欧洲度假。
(3) 客户甲会很舍得花钱买书,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
以上哪些是“投资”行为,那些是“消费”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下面是更多的例子,如果属于“投资”行为,那么,多贵都不必讨价还价,因为钱最终还是归自己。
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
“投资”行为 “消费”行为
房产 国家债券 银行产品 办实业 收藏品
汽车 买衣服 食物,上饭馆 电影,打保龄球 度假
有些人收入高,但财富少,原因是他花费在“消费”行为上,客户甲大部分花费在“投资”行为中。花在“投资”行为上的钱,没有落在别人手里,最后还归自己。

第二个理财概念:
“哈佛”教条
大家每个月都会将工资一部分储蓄起来,有些人储蓄10%工资,有些20%,有些30%。大部分人是一个月后,把没有花出去的钱储蓄起来,而且每个月储蓄多少基本没谱。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
“理财三句话”
(1)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
(2)投资年回报10%以上
(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理财走不出三句话,如果每句话都能吃透,并且完全执行,那么,打工一族都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很多朋友都知道客户甲的出身——难民,一无所有。到加拿大学经济学也是拿着奖学金,家里七兄弟姐妹,没有钱送客户甲们上大学,上大学后,从来没问家里拿过钱。毕业后打工,但客户甲坚持“理财三句话”原则,用经济学学到的学问,用到日常生活里,一步步走下去。现在20年后,客户甲有4套房,每月收租便有1万多的收入,也算是半个富有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在这公开这秘密。以前这些重要的理财概念,课程里面都有教。
再举一些实例给大家看: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学员有时候会问,如何能每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答:其实现在要银行里面,它们提供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外币,QDII。 这些银行产品略有一点风险,但风险假如你能有效的管理它,10%的回报率其实也不难。当然,假如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你自己是瞎摸,你会亏掉很多钱。但你有两个途径:
(1) 花点钱去学。
(2)你自己没时间,那么可以去找专业的理财师。
找专业理财师,要分辨他们的专业资格,你可以参考几个条件:
(1) 已经考取了的理财规划师认证: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CFP),全名是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2005年已经在北京举行公开考试,现在很多银行的从业人员都在考。合格率偏低,暂时银行里面有资格的人也不多。
(2) 有10年以上的理财经验。但其它有兴趣想多认识理财学问的,可以参加公开课程,费用只是几百元一节。参加学习的费用,是“投资”行为,并没有“花出去”,以后还是归你自己,学过以后,就不会“小钱精明,大钱糊涂”了。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
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请看例子:
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二、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欢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
一般美国人,银行的储蓄都不够美金几千元。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善于储蓄,一般人在银行都有存款,超过十几万元的,人数还不少。
所以,不要以为老美每月挣钱多就富有。其实,一般老美的白领比中国人的白领穷得多。当然,在北京见到的很多外派到北京工作的老美,是美国的精英,不是一般的美国白领,有钱人占多数。
中国的中层白领,比美国的白领富有。请记住:富有不是比较每月工资,而是比较“剩下储蓄在银行里的存款”,以这个定义来讲,中国人中层白领在银行的存款,远比美国中层白领高。
还有一个例子:
一般人以为台湾人工资平均高出内地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地铁单程平均是12元,北京是3元;台湾午饭平均要50元,北京平均15元;在台湾租一套房6500元,北京在通州租一套房1500元。假如台湾人每月挣15000元,减去房租6500元,交通费1000元,吃饭300元,交税1500元,一点点娱乐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
北京的初级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减去交税1000元,减去房租1500元,交通费300元,吃饭1000元,娱乐1000元,“每月剩下3200元”。
请问:是台湾人每月工资15000元,每月只剩下1000元的人富有,还是北京工程师,每月工资只有8000元,但每月剩下3200元的人富有呢?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造就了富有的一批人,请看《财富》杂志一年前的“富有”的人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手头上持有“现金100万美元存款的人”,在亚洲区有多少人拥有这种财富。
答案是:香港4万人,台湾8万人,日本12万,中国30万。中国每年增长率远远超出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人们不会觉得奇怪,外资银行到北京开业,老是在推广“理财服务”,因为中国这个地方,正是比较欠缺这一块的知识。

高房价是否可以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

本来这个话题我早些时候一直想讨论的,那还是在潘石屹公开发表北京SOHU地产项目逆市涨价的时候,但一是因为要护理小宝宝没有时间,二是此公的言论引起的各方讨论都十分精彩,本人属怀疑派,由于本派有不少有识之士其中不乏知名的经济学者都提出了有理有据的反证,与我一直以来的看法一致,故作为无名小卒的我也就不再啰嗦了。

直到最近,受金融海啸的影响,全球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虽然美国及六大国宣布联手救市,但仍避免不了全球经济放缓甚至进入衰退。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提前公布了我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9%,但与去年同期相比,GDP增长速度回落了2。3个百分点,CPI同比涨幅从5月份开始逐月回落,其中9月份为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在平稳发展中有放缓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保增长刺激内需将是下步政府的工作重点。

由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其中包括二次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降低商品房交易税费、鼓励居民买房等措施。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副部长公开肯定了部分城市政府的救市行为,该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顾云昌副主任在媒体称二套房政策将有所松动,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也称房贷新政将要出台,这一切表明国家希望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行业能在经济放缓时切实起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房地产商们前段时间要求政府救世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这样,这些政策还是给一直苦苦支撑不肯降价的房地产商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于是,有人开始摩拳擦掌地发表房价已到底部的论调,似乎房价再一次上涨已指日可待。

对此本人认为,房地产业以其涉及的行业之广确实能够有效地拉动内需,但前提是这个行业现正处于健康理性的发展阶段,而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泡沫严重、房价高企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调整,那么靠此时在高位运行的房地产业真的能支撑起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重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理由很简单,房子也是商品,当商品背离了价值,让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时就已失去了市场,没有市场的商品注定无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cf http://blog.jinku.com/49717/viewspace-24149.html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国外站长学习参考网站 站长论坛大全

国外站长论坛大全
http://www.webmasterworld.com/ 非常大型的站长论坛
http://www.sitepoint.com/forums/?bbfeaturedview=0
http://www.geekvillage.com/forums/
http://www.jimworld.com/
http://www.websitepublisher.net/forums/
http://www.ihelpyouservices.com/forums/ 搜索引擎优化论坛
http://forums.seochat.com/ 搜索引擎优化论坛

其他有特色的国外网赚论坛,国外站长论坛(全英文):
http://www.dnforum.com/
http://forum.yaxay.com/
http://jimworld.com/apps/webmaster.forums/
http://www.htmlforums.com/
http://www.htmlforums.com/
http://forum.webmasterpro.de/
http://www.siteownersforums.com/
http://forums.prospero.com/n/mb/listsf.asp?webtag=am-associhelp
http://www.arsresources.com/forum/index.php?referrerid=1878
http://adultwebmasterhangout.com/
http://www.webmaster-talk.com/
http://www.webmasterpark.net/forum/
http://www.webmaster-forums.net/
http://www.ahfb2000.com/webmaster_help_desk/index.php
http://www.webmasterforum.com/
http://www.frontpagewebmaster.com/
http://www.hosthideout.com/
http://www.affiliate-talk.com/
http://www.wmhf.com/forums/
http://www.search-this.com/forums/
http://www.webdesignforums.net/
http://portal.portland.co.uk/forum/index.php
http://www.aussieforum.com/
http://www.webdevforums.com/
http://forums.thehotweb.net/
http://www.the-forums.nl/
http://www.webhostingtalk.com/
http://www.ccbbs.com
http://www.dnforum.com/
http://forum.yaxay.com/
http://jimworld.com/apps/webmaster.forums/
http://www.bbs5.com/
http://www.htmlforums.com/
http://forum.webmasterpro.de
http://www.siteownersforums.com/
http://www.sitepointforums.com/index.php?
http://forums.prospero.com/n/mb/listsf.asp…g=am-associhelp
http://www.arsresources.com/forum/index.php?referrerid=1878
http://adultwebmasterhangout.com/
http://www.webmaster-talk.com/
http://www.webmasterpark.net/forum/
http://www.webmaster-forums.net/
http://www.ahfb2000.com/webmaster_help_desk/index.php
http://www.geekvillage.com/forums/
http://www.webmasterforum.com/
http://www.frontpagewebmaster.com/
http://www.geekvalley.com/
http://www.hosthideout.com/
http://www.affiliate-talk.com/

国外站长论坛(全英文)
http://www.wmhf.com/forums/
http://www.search-this.com/forums/
http://www.webdesignforums.net/
http://portal.portland.co.uk/forum/index.php
http://www.aussieforum.com/
http://www.webdevforums.com/
http://forums.thehotweb.net/
http://www.the-forums.nl/

国内知名站长网站和论坛大全
站长网 站长信息中心
http://www.chinaz.com 站长站,源码下载中心
http://www.im286.com 落伍者论坛,站长休闲论坛
http://www.eachnic.com/club 域名论坛
http://bbs.admin5.com 域名交易,网站交易论坛
http://www.discuz.net 论坛程序交流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美风险投资BV Capital中国第一单夭折

马可佳 穆一凡

  “由于某些原因,趣摘网将在2008年6月8日关闭,对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近日,趣摘网的多位注册用户都收到了这样的邮件。

  这意味着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机构BV Capital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宣告失败,其百万元的投资难获回报。

  趣摘网CEO张有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网站关闭传言属实,关闭的主要原因是模式问题。”对于“如何看待与BV Capital的本次合作”等问题。张有为表示,所有与投融资相关的话题目前都不方便对外界宣布。

  盈利模式困惑

  根据公开资料,张有为和他的团队是在2004年“BV Capital-Tsinghua商业计划书挑战赛”中获胜并获得100万元天使基金。

  2006年,张有为建立趣摘网(www.quzhai.com),这个融合了信息聚合、社区网络的新型网站最大特色就是帮用户找到他们喜欢但是又不知道怎样去找的有趣内容,同时也能帮助用户找到兴趣相同的朋友。目前,该网站已经拥有了几万用户。

  投资者BV Capital是美国一家有着10年经验的知名投资机构,他们投资过最著名的项目就是Del.icio.us(美味书签),并最终将其卖给Yahoo实现退出,而趣摘网是其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网站。趣摘网在模式上与Del.icio.us有许多相似之处。BV Capital似乎想重复一次Del.icio.us的成功喜悦。但是短短2年,趣摘网不得不面对将关闭的命运。

  “在国外很成功的模式,在国内却行不通。”张有为对网站的关闭表现出十分无奈。

  张有为在博客中记录:“好不容易把趣摘网流量作上去了,正想窃喜一下。结果遇到了第二个难题,就是怎么把这些流量转化成网站的收入。也就是网站怎么赚钱?Web2.0网站,无非就是这两种赚钱模式,收会员费和广告。目前来看,让会员每个月交会员费,无疑是网站在自杀。打广告赚钱?也是难。广告客户都被门户网站垄断80%了。”

  Web2.0冬天还是春天?

  盈利模式的不确定同样也是其他Web2.0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资本对Web2.0企业的看好:上月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第四轮5700万美元融资成功;千橡的陈一舟也证实获得4.3亿美元的巨额融资。

  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VC对互联网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正如张有为说的:“趣摘网关闭不代表Web2.0的冬天到了。”

  智囊传媒总裁傅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一个案例的成败不能代表Web2.0的发展,趣摘网与BV Capital的合作失败仅仅代表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模式。因为每个Web2.0可能都代表不同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运作模式,甚至生活方式。所以Web2.0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的问题,不能仅仅从投融资的成败来解读。投资公司要求快速赢利、快速退出的方式也许会造成对Web2.0错误的解读。

  BV Capital上世纪90年代初在硅谷成立,现在其投资领域分布互联网消费、数字媒体和互动软件开发;在德国汉堡和美国硅谷设有办公室,主要投资早期项目并协助创业者运营公司。他们投资过Shopping.com,这是美国首批以大众点评的形式提供购物体验共享的网站,以精准营销等广告策略,在2005年6月被eBay收购。他们投资的eGroups,提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和文件共享的互动交流平台,2000年6月被雅虎收购时,其用户数已突破1400万。他们投资的Speakeasy,全美最大的网络语音聊天服务商之一,2007年3月被百思买收购。
参考文献http://tech.sina.com.cn/i/2008-05-13/02472190315.shtml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搜索下载免费操作系统

网友上网,经常做的一件事是下载。小说、mp3、电影、软件、图片、游戏,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各自的搜索下载特色,本文说的是软件的搜索和下载。

软件搜索下载的方法,最常用的是4种:下载网站、ftp、p2p、搜索引擎。


==============
1、下载网站
==============

从搜索者的角度,软件下载网站可分为3类,

1.1 大型软件下载网站

1.2 软件主页

1.3 个人主页下载

这3类网站有各自的下载特色:大型软件下载网站使用方便,普通的免费和共享软件都可方便的搜索到;一般最新版的共享软件以及软件补丁,可以去软件主页下载;而一些个人主页性质的下载网站,可以下载到某些正式网站上找不到的内容。

我这里不想指定几个网站,互联网变化很快,每分种都有无数的死链接产生。你要学会自己用搜索引擎快速寻找以上三类网站。


==============
2、ftp
==============

忘了在哪个电视剧中看过,一个清朝晚期的老师给学生上地理课,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地球有两个,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我们大清帝国就在东半球。”

如果他是今天的老师,也许会这么说:“在中国,网络有两个,一个叫互联网,一个叫教育网,我们××大学就在教育网内。”如果你是教育网的,ftp是得天独厚,用不着我来说话。即使你是互联网的,ftp也是搜索下载软件的不可忽略的方法。

ftp下载的优点是资源丰富内容精练,缺点是死链接多、要密码的多、限制速度的多。但跟找到一个高速ftp后获得的丰富资源比,这些缺点还是可以忍受的。

寻找ftp地址的方法,一是用普通搜索引擎寻找ftp联盟类的ftp交流网站和论坛,上这些网站和论坛查找;二是使用专用ftp搜索工具。对于中国互联网用户,主要可用天网的ftp搜索(http://bingle.pku.edu.cn),搜索你要的文件,比如你要下载操作系统linux xp,那就搜索“linux xp”,然后一路点击搜索结果,看哪个下载最快,建议把它记下来,以后可以常去那儿,不用每回都搜索,那样又累又效果差。

大型软件如操作系统,用ftp下载是最合适的,尤其如果你用宽带,建议收藏一个高速ftp地址,以后就不用再买什么盗版光盘了。
使用ftp搜索,建议安装软件cuteftp。


==============
3、p2p
==============

p2p(点对点,peer2peer)是一种文件共享技术。它使人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共享硬盘中开放的软件、mp3、影视、图片等资源。有些特别的软件,用别的方法下载是很难找很累人的,但用p2p就很轻松。

使用p2p下载,首先要选择安装一个好的p2p软件。对于不同语言和不同地区的用户群,不同p2p软件的好用与否是不同的,最好用的p2p软件只有你自己一一试用过才知道。

最近常见有人在论坛上问edonkey的问题,其实应去这里看说明http://netcity5.web.hinet.net/UserData/s4321/gb/index.html
edonkey的缺省服务器不容易连上,应去这里更新server列表:http://www.edonkey2000.com/servers.html
安装、设置、连接,然后如果你想下载免费操作系统linux xp,那就输入“linux xp”搜索,很容易找到种类繁多的操作系统,什么家庭版企业版,什么日语版意大利语版。
提醒一点,edonkey连接不同共享目录服务器,得到的文件目录是不同的,比如一份阿根廷文件,在阿根廷的目录服务器上可能有几百个下载点,但你连上台湾地区的目录服务器,则可能只有几个甚至1个下载点都没有。


==============
4、搜索引擎
==============

4.1 最简单搜索软件方法,是用“软件名 下载”,共两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搜,比如,要下载压缩解压软件winzip,可以搜索“winzip 下载”。

4.2 但是,操作系统比较特殊,如果搜索“linux 2000 下载”,因为大量软件下载页面上都有“支持操作系统linux 95、linux 98、linux 2000”之类文字,所以你会淹没在太多的无关结果中。

这时,你就要寻找“操作系统下载页”与“普通软件下载页”的文字区别--这是最基本的搜索操作。

4.3 通常一个操作系统有针对个人或企业的不同版本(如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专业版、企业版),在操作系统下载页面上一定会说明版本,但普通软件下载页上是没有必要提具体版本的,通常只提95、98、2000什么的就够了。所以,你可以在关键词中加上操作系统的版本一起搜索。

如“linux xp 专业版 下载”,或“linux 2000 professional 下载”。必须提醒您,版本名称是中英文都有可能的,所以如果你需要更多下载页面,那么不要只搜一种语言。

4.4 加了版本再搜索,你会发现搜索结果大幅度减少,精练多了。但还是有不少介绍这些版本操作系统的文章。这时,你就要重复最基本的搜索操作--寻找“操作系统下载页”与“操作系统介绍文章页面”的文字区别

找到什么差别了?linux xp虽然是种免费操作系统,但是也可能有cdkey(注册码),操作系统下载页面很可能就写上了这个cdkey,但介绍操作系统的文章不大可能写上cdkey。

所以,你可以考虑在关键词中加上linux xp的cdkey一起搜索。
如“linux xp 专业版 下载 FCKGW-RHQQ2-YX8KT-8TG6W-2B7Q8”
什么,你不知道linux xp的cdkey?太简单了,用搜索引擎搜“linux xp cdkey 下载”肯定找得到。
当然,在这样搜索的同时,你应该清楚,有些操作系统下载页是没有cdkey的,所以先记在帐上,万一现在的方法找不到就再去找那些下载网页。
cf http://www.linux-cn.com/html/network/seo/20070412/6060.html

IBM发布免费操作系统Symphony欲与微软试比高

【eNet硅谷动力消息】2008年3月4日硅谷动力资讯中心早间消息,近日,IBM发布了Lotus Symphony软件的最新版本Lotus Symphony Beta 4。其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能够支持Microsoft Windows和Office等类型文件,而且能够兼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文档格式标准.作为一套免费办公工具,它的出现或将对微软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

  "IBM一直致力于开放文档(ODF)标准,我们希望用户不用再花高昂的价格来购买整套office软件就可以免费获得同样超值服务."盲目的软件升级给企业及用户带来深刻思考,是否能物有所值,物尽其用逐渐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免费的产品不受授权合同的约束,进而帮助企业能够有效控制软件购买与更新成本。用户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可以有所选择方便应用."IBM软件集团Symphony研发项目总监戴弘博士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Lotus Symphony软件的Beta 4版中含有三项全新的关键功能:

  1.支持Eclipse插件,因此开发人员能够在解决方案中充分利用Lotus Symphony。

  API可支持访问Lotus Symphony文档内容和用户界面控制,从而支持文档内容在Lotus Symphony办公工具和外部应用间自由移动。此外,开发人员还能将Lotus Symphony用户界面扩展(如菜单、工具栏和侧栏)集成到外部应用。

  2.扩展语言支持

  从Beta 3以及集成了Notes 8.0.1的Lotus Symphony版本(于1月初发布)Symphony即提供了以下24种语言支持:英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语、韩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巴西)、葡萄牙语(伊比利亚)、阿拉伯语、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芬兰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匈牙利语、挪威语、波兰语、俄语、瑞典语和土耳其语。

  此外,Lotus Symphony办公工具还为多语言用户提供了多部母语字典下载,非常方便灵活。因此,用户便能在菜单和帮助文件均为母语的环境下工作。与此同时,拼写检查功能可以支持其它语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不同语言的同事、工作伙伴和客户间共享文档的专业性。

  3.增强的开发人员支持

  配套Lotus Symphony Beta 4软件,IBM还将启动一个全新的在线“虚拟指导”支持论坛以及一套Lotus Symphony开发人员工具套件,并附带文档、示例代码和使用教程。由于Lotus Symphony套件基于Lotus Expeditor (IBM基于Eclipse的开发框架),因此该软件已大大超越了简单办公工具的范畴,能够进行全面扩展以完美集成第三方应用与业务流程。

  此前,IBM Lotus Symphony Beta 4版已于2008年1月底上线。用户可通过以下网址获取Lotus Symphony Beta 4:www.ibm.com/software/lotus/symphony。此外,Lotus Symphony办公工具已集成到Lotus Notes 8.0.1之中。

  关于IBM 与 Lotus Symphony

  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业务和技术服务、咨询服务、IT研究及IT融资机构。IBM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解决其业务问题, 从而帮助企业向“随需应变”转型。

  Lotus Symphony软件自2007年9月首次发布至今,累计销量和下载量已经超过40万份。Lotus Symphony工具由三种应用组成:Lotus Symphony Documents、Lotus Symphony Spreadsheets和Lotus Symphony Presentations。这些应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特性,可作为终端客户的日常高效办公解决方案
二、Linux此时上马“水到渠成”

微软凭借其垄断地位对用户“大展拳脚”,以为用户只有挨打的份,但是微软还是忽略了在微软眼中不是对手的“竞争对手”——Linux。Linux操作系统虽然不如微软Windows那样普及,但是其价格优势足以让很多用户抛弃微软而选择Linux。一套Linux仅仅百元左右。因此,无论是对PC厂商,还是对用户,Linux未来将会是一个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一套Linux操作系统加上一些应用软件,也不过千元,国内消费者都可以承受。

为什么以前Linux操作系统没有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以前大家首先接触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形化界面的简单上手的特性吸引了很多用户,甚至很多入门级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除了Windows操作系统外还有别的操作系统,这个原因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然而现在不同,微软开始收费了,大家都知道还有Linux等非常便宜的操作系统了,这无疑是给Linux操作系统做了一个广告宣传。

其次,以前能在Linux操作系统上使用的软件很少,现在随着各大软件厂商的纷纷转移,Linux操作系统上的软件也越来越多,虽然Linux发行有很多版本,而且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但是现在上面的应用软件却是一致的。现在Linux上的软件已经很多,尤其是一些重量级的软件,都会有Linux的版本,使用起来和Windows下的完全一样,而且多数是免费的,这样更有利于Linux的普及。现在Google、IBM等巨头也参与到这场“圈地”运动中了,使得Linux操作系统的推广成为了可能。

最后,Linux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硬件和即插即用的设备支持还远不如Windows。这个问题应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不会成为制约Linux系统发展的瓶颈,毕竟这些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以上看了Linux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制约因素,随着软件厂商对Linux系统的支持,也许这些问题都不再成为问题了。那么Linux与微软Windows系统比,又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价格优势不用多说,Linux系统只要百元左右,相比之下,微软的操作系统就是天价了。

其次,相比Windows系统,Linux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安全。因为Linux上的病毒相比较Windows来说,要少得多。而且,Linux的文件系统也要远比Windows的FAT32和NTFS要安全出许多。安全问题是微软心中永远的痛,这或许也是未来Linux操作系统对阵微软最有力的武器。

在微软Windows系统正版收费、间谍软件风波的情况下,Linux显然成了大家操作系统的备选;微软在遭到全世界的唾骂之时,而各大软件厂商纷纷转战Linux,应该说这样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Linux此时上马正是“水到渠成”!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勤哲Excel服务器-数千家用户证明的信息化成功方法

勤哲Excel服务器-数千家用户证明的信息化成功方法
Excel服务器(Excel Server 2008)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管理软件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她将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集成为一个网络数据业务协同工作环境。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充分发挥Excel的应用水平,通过设计模板、定义工作流、定义表间公式等简易直观的操作,实现管理意图,轻松、快速构建能够适应变化的ERP、OA、CRM、SCM等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报表工具、数据管理工具和Web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生成工具。客服: 010-82780054 QQ: 78701063
参考文献:http://www.qinzhe.com/chinese/index.asp

港财政司长曾俊华:现在只是前奏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报道,财政司长曾俊华昨日指出,美国、欧洲、亚洲的经济都有连系,香港股市无可幸免。他说,金融风暴快要吹到香港,呼吁政府和各界尽快做好准备,并要团结一心对抗风暴。他说,现时只是金融海啸的前奏。

  雷曼兄弟破产后,为雷曼债券提供保险(即出售CDS合约)的机构(主要为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基金),需向买方赔偿的金额,一直是金融市场的黑洞,造成环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之一。美国昨开始就有关CDS产品作公开竞投,结果是债券持有人暂时只能取回8.75%,惟有关竞投还未完结,由于未知道这些CDS承保的实际金额,暂未能计算总赔偿,但肯定会是天文数字。

  道指昨跌7% 触发全球股灾

  以上述初步数据计算,所有有份出售相关CDS的金融机构,将要为每美元雷曼债赔偿逾90美仙。根据CNBC计算,市场上大约有4000 亿美元雷曼债券,即有关机构最多需要赔偿约3600亿美元,不过,法国国家巴黎证券则估计涉及的赔偿为2700亿美元,真实的数额要视乎有多少人买雷曼的 CDS。这消息令昨晚多只金融股急跌。

  金融危机未有因各国的救市措施有所缓和,环球股市昨再次出现大型股灾,欧亚股市大挫,道指昨晚大幅波动,犹如坐“超级过山车”,一开市便狂跌近700点,但其后在地区银行带动下,跌幅大为收窄至下跌50点。目睹股市出现超级V形反弹,有纽约交易所交易员甚至振臂欢呼。惟随雷曼债券 CDS计价的消息传出后,美股再插水,跌逾300点,为连续第8日下跌。

  道指周四已暴跌近700点或逾7%,单日市值蒸发9000亿美元。有市场人士说,周四是美国沽空禁令解除的首日,跌市疑是沽空者再次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所致。

  日经1987股灾后最大跌幅

  美国总统布什昨晚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称华府将“进取地”采用“各种方法”协助解除金融危机,又说美国正与全球多国紧密合作,团结稳定金融市场,但未提实际措施。

  受周四美股暴泻影响,全球股市昨再爆发大型股灾,欧洲三大指数全线跌约10%,俄罗斯索性停市。总理普京昨称,政府下周开始豪花 1750亿美元入市,扫入俄国企业股票。另外,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宣布破产,令人关注金融海啸蔓延至亚洲,日经指数急跌近10%,为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大摩MSCI全球指数急跌逾5%至约900点水平,一周累跌20%,是1970年有纪录以来最大一周跌幅。

  尽管各国相继接管问题银行、向市场大规模注资及联合减息,但全球恐慌情绪仍一发不可收拾,拆息续创新高。华府据报正计划直接向银行注资,而非原先计划的购入银行问题资产。

  消息还指出,纽约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今日拟向证监会申请实施针对个别股份的临时沽空禁令,若某股份单日跌幅超过两成,接下来的3日便可获沽空禁令保护。

从经济泡沫到政治泡沫 ——共和党“永久多数”的破灭

近年来,美国出现一连串的经济泡沫,先是世纪之交的高科技泡沫,紧接着是房地产泡沫,再到最新的华尔街金融泡沫,从出现、暴涨到破灭的周期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但是在政治领域,美国还有一个演变速度更惊人的泡沫,这便是喧嚣一时的共和党“永久多数”。最新的征象,是在华尔街金融泡沫破灭之际,却有三分之二的共和党众议员一开始投票反对布什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

  在共和党草根“造反”的老生常谈之外,《华尔街日报》精明地指出:反对救市法案的,多是11月大选中席位风雨飘摇的两党议员,而其中共和党人占绝对多数,反映了该党面临的恶劣选情。

“永久多数”有其基础

  自从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40年来首次夺得美国众议院多数席位,共和党在国会选战中几乎是无往不胜。共和党在2004年的大选中达到高峰,如日中天,“永久多数”之说因之甚嚣尘上。

  2004年,不仅布什总统以多数选民票获得连任,共和党显著扩大了在参众两院的绝对多数。更有甚者,共和党还全面动员,将民主党在全美政界的最高人物、身为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的南达科他州的达斯勒(Tom Daschle)给拉下马,创造了半个多世纪未见的政治奇迹。

  “保守主义革命”大潮势不可挡,弹冠相庆的保守派人士纷纷认为共和党的“永久多数”将会维持一代人以上。著名右翼论客巴恩斯(Fred Barnes)更预言未来数十年眼看都是“共和党霸权”(Republican hegemony)的天下。

  可是短短两年之后,民主党便在2006年中期选举中以微弱多数夺回参、众两院的控制。今年大选前景,前引《华尔街日报》的前瞻性分析已经说得十分明白。更重要的是美国政治生态和经济状况的沧桑演变,使得共和党“永久多数”成为美国近代史上周期最短的政治泡沫。

  在“意识形态”上,共和党“永久多数”的基础可以归纳为:第一,减少政府的社会功能和对经济的干预(“小政府”主义)。最好的例子是里根总统的就职演说:“政府不是我们问题的解答;问题本身正是政府。”

  第二,保守的社会“价值”。第三,基于武力的强硬外交政策。

共和党意识形态的破产

  在政治操作上,共和党“永久多数”依靠的是严密有效的基层组织,以及企业捐款与国会立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前者得益于基督教右翼,而后者在于成功控制华盛顿K街上的游说公关公司,一时令民主党徒呼荷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如多数论客将共和党“永久多数”归功于“价值”因素,这一泡沫破灭的主因,也在于意识形态的破产。曾几何时,里根总统大力推动的减少政府管制(deregulation),今天被普遍看成是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的孽因。

  这种经济思想20年来的英雄功臣、前美国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近日居然被意大利右翼政府财长指责为“对美国伤害仅次于宾拉登的罪魁”。

  被里根总统看成是经济和社会问题根源的政府,如今却成为华尔街“肥猫”们的救星。一直主张紧缩社会福利开支的共和党领袖,却公开实施“救富社会主义”。这样赤裸裸的政策逆转,不能不导致共和党中下层社会基础的政治幻灭,触发共和党籍众议员无奈的“造反”。

  其次,“反恐”战争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泥沼,严重打击了美国公众对强硬外交政策的信念,成为共和党在意识形态上破产的另一重要原因。相对而言,尽管有包括副总统候选人佩林未成年女儿未婚怀孕的多项道德丑闻,保守社会价值几乎是共和党剩下的唯一意识形态“稻草”。

  

选民取决于自身的利益

  在政治操作层面,共和党在掌握国会两院多数后的财务腐败,不仅逆转了共和党“K街计划”的许多成果,更造成公众对利益集团政治献金的反感。另外政治嗅觉灵敏的不少企业界看到“永久多数”的末日,开始重抱民主党的大腿,急剧减少了共和党的政治捐款优势。

  在民主社会中,选民意向终究取决于自身利益,在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相继破灭之后,对大部分民众而言,经济利益不能不压倒“价值”考虑。尤其是与高科技泡沫不同,银行金融股票原是美国中产阶级投资或退休基金中“蓝筹中的蓝筹”,房产金融泡沫的破灭,严重伤到了大部分中产阶级的财产筋骨。共和党基层组织再有效率,也无法抗衡这一经济现实。

  在普遍看成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之下,奥巴马如果不是身为黑人,11月大选几乎是探囊取物。在国会,共和党四年前“永久多数”泡沫的彻底覆灭,更是可以翘足而待。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zp081009a.shtml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美国的救市计划相当于七、八个阿波罗计划

大家都大致知道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了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在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这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1972年底结束。本文为东升从“HOW MUCH IS THAT IN APOLLOS?”一文翻译。匆促翻译,没有认真检查。

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开销见东升的另一篇博文:图说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花了多少钱?。
在1969年阿波罗11号任务中,登月者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摆出姿势,由
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拍照。以现在的美元算,阿波罗计划花费大约一千亿美元($100 billion)。
你觉得七千亿美元($700 billion)有多少?粗算起来,广为传播的救援行动的开销…,救市一揽子计划 …等于七个阿波罗计划,或70个最先进技术的粒子加速器(atom-smasher)。当你用现在的价值把一些上兆的项目用表格列出时,这个被抛出的数字的量级可以更如意被理解的多。

当七千亿美元的数字刚刚被提出后两个多星期历来,相当多的真实世界的花费比较已经出来了。例如,MSNBC的First Read上个星期指出七千亿美元只比台湾的总产值或到目前为止的伊拉克战争的花费多一点。如果你再比一个的话,你可以看到它是俄亥俄州居民收入的三倍。

当然,没有一个比较是完全准确的。一方面,由于为了平衡交易而又增加的一千一百亿的数额,最初的报价几乎肯定以后会超过七千亿。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可能会变戏法地抵押房屋贷款相关证券,这样使得一部分钱得以收回。这样的副产品会产生抵消救市计划的有效成本效益。

大家想一想,这大致上也是太空计划如何得以实施的。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现金单位,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上一些神奇的图片,来帮助人们看到数百万数百万美元的政府项目。其方便之处远不止于救市:例如,当有人用象阿波罗那样的大规模计划来谈论独立能源时,他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所幸的是,对太空感兴趣的人们从阿波罗计划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做这件事了。结果,“一个阿波罗”("One Apollo")成了一个相对标准的先进单位,它在1970年等价于二百五十亿美元($25 billion),就是现在的大约一千亿美元($100 billion)。

事实上,你可以收集在对包括大型强子对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和国际空间站那样的大项目的估计给出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货币单位的范围。在现实中,这些数字总是模糊的。然而,哪怕是一点量级估计也是有帮助的。

让我们从大型项目的最小单位开始。2004年,媒体报导太空船1号(SpaceShipOne)申请一千万X大奖(X Prize)的时候谈到了亿万富翁保罗·艾伦(Paul Allen)投资了多少钱。结果,综合另一篇的内容后报导的数字是,二千五百万美元($25 million)。 那是艾伦最初对第一阶段的寻找外星文明信号的艾伦望远镜阵列(Allen Telescope Array)的投资的数额。

为了纪念那些贡献,我们可以把艾伦单位的价值定义为2004年的二千五百万美元($25 million)。从那以后,几乎可以肯定它的价值已经涨到了俄大概你可以用一个艾伦买一个到国际空间站的三千万美元的票。如果你正好有几个艾伦闲置着,那么你可以自己投资一个空间项目(就像埃罗·穆斯克(Elon Musk)在Space X(SpaceX)上投资四个艾伦那样)。我们的尺度就从这里开始,细节罗列于下列表格中:

现在单位 等于 美元
一个艾伦
(an allen) 保罗·艾伦在太空船1号项目上的花费,也是用俄国飞船到国际空间站的费用,或Google的探月竞赛的数额。 2千5百万美元到 3千万美元
一辆火星车
(a rover) 20个艾伦。等于NASA的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Mars Exploration Rover mission)中每一个火星车的价值。 5亿美元
(下限到4亿美元)
一架航天飞机
(a shuttle) 两个火星车。大致等于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以后每次发射的开销。 10亿美元(NASA数据从4亿5千万到20亿美元不等)。
一个大型强子对撞器
(1 LHC) 10架航天飞机。等于建造一个大型强子对撞器的开销。 100亿美元(有估计只有60亿开销)
一个阿波罗
(1 Apollo) 10个大型强子对撞器。等于阿波罗计划(Apollo space program) 按现在的价值的数额。也大致等于国际空间站的开销或返回月球的开销。 1000亿美元
(还在涨)
一个财政年度
(1 budget) 30个阿波罗。等于白宫的联邦提出的预算
3兆美元(事实上, 2009财政年度是$3.1兆。)


看过之后,你对七千亿的感觉是好了还是坏了?下面请自由评论。
参考文献http://dongshengpoint.blog.hexun.com/23887739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