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星期五

中国令人感到最悲哀的独创发明是实现对思想的阉割

如果说华夏文明有什么创举的话,那就是他成功的对人类自由思想实施了禁锢。

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能够实现在以往基础上的不断进步,就在于人类有自由的思想。

人类社会的进步实际上是人类思想的进步。严格的说今天的人类在生理结构上和5000年前的人类没有任何不同。而今天人类之所以进步,那就是在于人类思想领域的认识、开拓。

是人就会有思想,而思想就是自由的。但华夏民族的奇迹就在于他成功的管制了人民的思想。中华民族禁锢思想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宣王时就有人因借民谣讽刺朝政而被杀,绵延到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国人借助种种方式,成功的实现了权力对人类思想的禁锢。

下面是中华民族2000年来精英们对人民的思想禁锢的事例:

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

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进言,说诸子百家“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直到公元前206年 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 师。)。

汉代独尊儒术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同年,武帝采纳丞 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卫绾没有直接指斥黄老之言,但是好黄老的窦太后(武帝祖母)仍然力加反对,借故把鼓吹儒学的 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系狱。儒家势力虽然暂时受到打击,可是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在官府中反而更加齐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武帝起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于官学之外,并且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这就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 封建正统思想。这种情况对于学术文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有利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明清时期“八股取仕”

明代成化年间(1495-1487) ,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 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 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 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 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 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满清,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之兴起,正值所谓的康乾盛世,持续近百年,时间之长,祸害之烈,株连之多,处罚之惨,力度之大,实属空前。据统计,在满清的统治的268年里,发生的文字狱超过160起 几乎一年半一次。这些文字狱中,有些的确属于反清复明,恢复汉政一类的,但大多数都是子乌虚有,捕风捉影,为数不少的文字狱背后,真正隐藏的不过是满清统 治者以恐吓汉人来维持统治罢了。满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文字狱对禁锢思想,抑制各种学术发展,扼杀人才,影响 更为深远。满清对汉人的奴性培养无疑是成功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异族统治了汉人近三百年,而且还剃发易服。

满清不单单兴文字狱而且还编纂书籍。对那些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汉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则是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 篡改。比如,岳飞《满江红》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经过删改之后,变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东方权力禁锢了思想,西方思想制约了权力

中华民族两千年来的权力对思想的禁锢最关键的是,在权力之下产生的禁锢思想的文化,这使得中华文化成功的实现了自我阉割。孔夫子及其儒家宣扬的“复古主 义、唯上主义、独断主义、人治主义、专制主义”,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儒教宣扬的“三纲五常”理论下,即使父亲错了,君王错了,那么做臣 子的也无法伸张正义。他错了,你告他,这个过程你已经大敬、不孝了。在这套理论下,正义已经被捆绑在忠、孝之下。

中华民族也不乏对禁锢思想带来的危害的认识。比如《国语•周语上》就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的认识 。但遗憾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就是东方的权力过大以至于,成功的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使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逐渐沦落成裹足不前的愚昧国度,使两千年来的国人 找不到真正人生价值方向。正因为中国历来是权力禁锢思想,所以在这片土地上几乎就没有过思想自由。即使是今天,我们的权力仍热衷于谈,“统一思想”,“解 放思想”。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呢?根本原因思想不是自由的。比如政府对电台、报纸的垄断,又比如对网络的监管,以至于21世纪的人民其言论自由范围仅限于历 史、色情……

西方世界则相反,他们的思想成功的制约了权力。通过权力分立,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独立,相互形成制约。另外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则进一步让思想得以自由。让新闻监督成为三权之外的第四权。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的自由、进步,关键在于思想的自由。而思想的自由关键又在于将权力关在笼子里,起码要将管制民众思想的权力关起来。

今天的中国,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权力在管制思想,依旧是少数精英集权下的人治。当然这种社会模式,我们看到人于人之间的冷漠,正义得不到伸张,社会价值观的 混乱……这种社会模式,我们不能指望他有独立于西方世界的原创文明。电灯、电话盗版的;洋枪、火炮盗版的;视窗系统盗版的;马列主义盗版的……因为权力的 介入,教育界学术界充斥着腐败。即使到今天,整个大陆仍然没有一个人获得诺贝尔奖。

而惟独属于中华民族原创的,就是实现了人类权力对思想的禁锢。试想,如果不是西方思想引领世界,而是有一天世界置于中国权力统治之下,那么整个世界都将停止前进。因为,世界的进步在于思想的进步,而中国人恰恰有着对思想阉割的能力。
参考文献:刘兆辉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fd7740100a3si.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