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中国著名的免费文库wwwqijicn

http://www.qiji.cn/eprint/30/index.html
http://www.wljx.sdu.edu.cn/wlwz/wangke/htms/index1.htm

http://tech110.net/bbs/forumdisplay.php?fid=120&page=6

磁力是怎样产生的?

磁铁有磁力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内部的分子,原子都有电子在围绕着他们在运动。电流能产生磁场(法拉第发现),所以磁铁就能产生磁场。可为什么其他物体没有磁性呢?那时因为它们的分子或者原子排列杂乱无章,互相之间抵消了。

物质有一类基本形态,称为场态,它和固态,液态等等一样基本. 场态指的是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中,每一个点处都对应了一个量(这种对应在空间中是连续的),那个量可以是标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二阶及以上的张量.磁场就是在磁体周围一定范围的空间中,由磁体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激发出一个矢量场,它使得空间中每个点都对应了一个矢量,即磁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磁场就是能量,能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区别于实体物质),在这,能量表现为场态。 导体通电后产生磁性是由于变化的电场激发出来的,至于物质为什么会有磁性,那是很深奥的问题,要学习了比较高深的物理学知识后才能理解。爱因斯坦的理论思想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统一场理论的探索(即寻求一种理论可以全部概括宇宙中的四种基本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其中,前两个力是宏观力,后两者是微观力),物质的宏观磁性和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弱磁力)有关。现在,物理学家已经将宏观电磁力和微观的弱磁力统一,为统一场论的建立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磁场的产生原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建议您还是慢慢的学习,学到一定程度,您自然会渐渐明晰。

目前的理论认为,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基本形态有两种,即实物和场,像电磁、磁场、引力场都属于这样的特殊的物质,实际上,这是目前科学理论还不过关而形成的产物。对于这样的“作用场”,开始科学家们只是用来表示“空间”存在的“力”,代表的只是一个特殊的“空间”,后来又认为不妥,“空间”怎么会产生作用力呢?于是,又把场过渡为“特殊的物质”,这样,作用场就有了双重的“身份”,即表示是一个“特殊的空间”,同时又表示特殊的物质,于是,理论上也就出现了“空间”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显然,这种连物质和空间的时代,就是二十世纪的一个悲哀!就按目前的理论来解释,磁体或者的电流周围是一个特殊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存在有作用力,这种力就是磁力,磁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其它磁体的作用,并且遵循“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的规律,另一个是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也就是被称为“洛仑兹力”的作用力,有计算这种力的公式和判断方向的左手定则。实际上,在所有的“作用场”中,存在有看不见的场作用线,所有的作用力都是场作用线作用的结果,只是“场作用线”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们具有“不可视性”,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可视性,所以,过去的理论一直不承认它是客观的存在,也许,认识场作用线的存在,是二十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

石的磁力是如何产生的?
  磁石为什么能吸引一些物质?如铁,这是否与分子间的吸引力与排斥力有关呢?   磁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在磁场中,有些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能变成有磁性的物质。因而凡是能被磁化的物质,都能被磁石吸引。比如铁、镍、钴等物质,当被磁石磁化后能变成有磁性的物质。如铁在磁场中能被磁化成一个“新磁铁”。磁石是有极性,即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由于铁被磁化时,“新磁铁”的N极与磁石的S极相对,所以磁石能吸铁。从原子结构上来解释磁石吸铁是这样的:铁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断的运动,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电子运动的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不显磁性;但被磁化后,那些电子运动的方向就变得一致,就使得铁有磁性了。因而磁石吸铁同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并无多大关系。

我先来说一下磁的理论,再来解释楼主的问题。 楼上说的不是很完全.其实磁的本质是用两种理论来解释的。楼上说的是安培环形电流假说。还有一种是磁分子假说。那个理论是指所有物质都是存在有磁分子,在一般的状态下,磁分子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受到了外界磁场的作用后,磁分子沿着外界的磁场发生转动,其自身的磁偶极矩与外界的磁场相同。 从磁的角度来看物质分为抗磁性,顺磁性还有铁磁性。 抗磁性物质是当外界有外加磁场时,其内部没有发生磁化,而且产生与外界磁场相反但是很弱的磁场。 顺磁性物质是当外界有外加磁场时,其内部也没有磁化,但是产生与外界相同方向但是很弱的磁场。 而对于铁磁性物质,它自身就有自发的磁极化,当受到外界很弱的磁场时,它内部就完全的按外界磁场的方向排列,由此显现出磁性。而铁磁性物质与一般物质不同的是当发生磁化后,它就把磁性保留了下来。 楼主说的磁,我想可能是四氧化三铁或者是已经磁化了的铁。由于这两种都是铁磁性物质,所以它们的周围存在一个磁场,再磁场的作用下,它可以吸引铁磁性物质,比如铁,镍了等等吧。 不过我觉得楼主以后不应该把物质说成是磁,磁通常是指物理上的一种现象,真的不是很准确。

可被磁化的物体叫磁体,磁化后磁性可保持的叫永磁体,我们用的磁铁和铁就是永磁体,所以并非所有物体都可被磁铁吸引。 以铁为例,它是一种原子晶体,是由无数的原子排列而成,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当铁未被磁化时,电子的运动是杂乱的。而被磁化之后电子按一定的方向运动。作圆周运动的电子相当于环线电流,而环形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当铁为被磁化时,个个原子外电子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所以整块铁不显磁性,而被磁化之后每个原子产生的磁场南北极方向相同。于是磁性相叠加整块铁显磁性。

磁场力的作用。 磁性物质周围存在着看不见的磁场,铁镍等金属容易被磁场磁化,从而自身带有磁场,再通过磁场之间力的作用,便形成了磁力。磁场可以穿透铁、镍、锰外其他不能被磁化的所有物质。

物质大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在原子内部,电子不停地自转,并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磁性。但是在大多数物质中,电子运动的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磁效应相互抵消。因此,大多数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呈现磁性。 铁、钴、镍或铁氧体等铁磁类物质有所不同,它内部的电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发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这种自发磁化区就叫磁畴。铁磁类物质磁化后,内部的磁畴整整齐齐、方向一致地排列起来,使磁性加强,就构成磁铁了。磁铁的吸铁过程就是对铁块的磁化过程,磁化了的铁块和磁铁不同极性间产生吸引力,铁块就牢牢地与磁铁“粘”在一起了。 天然磁铁是四氧化三铁 而人造磁铁通常是钢。 钢经过磁化后会一直保留磁性


哪位高人知道什么材料能阻断 磁铁的磁力 ? 有这种材料么?很薄就可以!~ 感觉上 应该没有把~!
问题补充:我的意思 是薄薄的一片 就可以阻断 两块强磁铁 之间的磁场,使两者之间没有作用力!~~是薄片型的~不是屏蔽罩的类型~!!

兄弟千万别这么说,其实我觉得你要了解的应该是金属材料的磁导率。磁导率表示物质磁化性能的一个物理量,是物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比,又成为绝对磁导率。物质的绝对磁导率和真空磁导率(设为μ0=4*3.14*0.0000001H/m)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磁导率。对于顺磁质μr>1,对于抗磁质μr<1,但它们都与1相差很小(例如铜的μr与1之差的绝对值是0.94×10-5)。然而铁磁质的μr可以大至几万。 非铁磁性物质的μ近似等于μ0。而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很高,μ>>μ0。铁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μr=μ/μ0如铸铁为200~400;硅钢片为7000~10000;镍锌铁氧体为10~1000;镍铁合金为2000;锰锌铁氧体为300~5000;坡莫合金为20000~200000。空气的相对磁导率为1.00000004;铂为1.00026;汞、银、铜、碳(金刚石)、铅等均为抗磁性物质,其相对磁导率都小于1,分别为0.999971、0.999974、0.99990、0.999979、0.999982。 所以,铜虽然具有抗磁性,但相对磁导率也有0.99990;纯铁为顺磁性物质,其相对磁导率会达到400以上。所以用铜裹住铁并不能阻断磁力,而且是远远不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铜的抗磁性就会表现出来,如规格很小的烧结钕铁硼磁体D3*0.8电镀镍铜镍后,磁通量会降低7-8%(当然,这个损失还包括倒角和镍层屏蔽导致的磁损)。 直截了当地讲,磁场无处不在,是不能阻断的。只不过各种物质导磁性有所差异,如空气、材料、铜、铝、橡胶、塑料等相对磁导率近似为1,它们对磁不感兴趣;而铁磁性材料如铸铁、铸钢、硅钢片、铁氧体、坡莫合金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因此可用于导磁,也可用于隔磁(本质上还是导磁)。

我需要制作一个长100公分的条形电磁铁http://hiphotos.baidu.com/tanzongliang/pic/item/8f8e3e73487330108601b07c.jpg 以上图二就是我的目的{铁心稍改动成U型,节约磁性} 有这样的东西两个相互配合用来夹紧一张纸!因为通电就能加紧,断电就松开!所以可以有效的通过开关电流控制夹我的纸的时机,还可以通过移动这个磁性铁尺来控制这个纸的长度! 总之必须做一个长100厘米的电磁铁,而且磁力还不能太小。力量的大小我大概描述一下:不需要太大的磁力,只要两跟尺子一通电吸合后它们之间能让我夹紧一张1毫米厚的白布就行〈假如要拽这张布的话,布会和电磁铁一起被拽走,而不是把布从两个电磁铁中间抽走!具体我也不太好表达。} 而且必须作成铁尺型 又因为这个东西要直接接触人体,所以必须用安全电压!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就是要通过若干个磁铁把铁尺变成电磁铁! 我现在的计划是 2.5*2.5*10厘米的铁心两块两端接上一个2.5*2.5*5厘米的铁心一块 组成一个U型电磁铁,用0.96的漆包线从一端缠到另一端 全长共缠300圈 需要接入多大的直流电? 如果这样的电磁铁并排排放8个,又需要多少? 我的打算是用给汽车电瓶充电的12伏充电器当作电源,但我不知道这个充电器行不行? 或是还有什么好的电源? 其实我的最终目的就是把这8个U型磁铁并列排放在一个铁尺子上把这个铁尺子变成一个电磁铁,但不知道该接入多大的电流,朋友告诉我用12伏电瓶或12伏的电瓶充电器,我也对这些不太懂?能不能教做一个简单的电源,最好要可以控制电流的,因为我还像控调节一下电磁铁的磁力。{如果力量大了调小一些,是不是可以省点电?}。 我的电工基础几乎为0。麻烦讲详细一些,浅一些。太深奥我听不懂。 谢谢各位老师 学生河龙王
参考解答: 1、你首先要选择一种铁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在磁场里它会被磁化,具有磁性,离开磁场后,它的磁性就消失;另一种是在磁场里它会被磁化,具有磁性,离开磁场后,它的磁性不完全消失,仍具有磁性。你就要选择第二种材料。 2、用你的第二种材料加工成你要的形状, 3、充磁:方法很多,介绍常用的几种 1)充磁机充磁,有专用的充磁机,按规程操作,几秒时间即可; 2)利用永磁铁给它充磁,放到磁体吸几下就行; 3)利用电流充磁,就象你画的图有关情况,应用安培定则可知你充磁的N、S极,要注意是直流电,注意用电安全,电压不要高,电流要大一些。 三种方法中,第二种最简单,但效果不太好,第一种,效果很好,第三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动手进行,处理得好的话,比第一种情况更好。

马蹄形电磁铁为什么比条形电磁铁磁力大
注意:相比较的两个事物要在同一起点!磁铁的磁力是和它充磁的时间及充磁电流强度成正比的.同一形状的磁铁磁力也不尽相同. 如果是相同的接触面积,相同的充磁时间和电流强度,那么它们的磁力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是同一块条形磁铁和把它做成U形之后比较,那么就是后者磁力大一些,因为它的面积要大一些. 知道了吗小朋友?
打个比方:一只手和两只手哪个拉力大?
马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靠在一起,可以同时吸引磁性物质,故它的磁力比条形磁铁强

条行磁铁的内部磁力线是一组平行线
电磁铁 概述内部带有铁芯的、利用通有电流的线圈使其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英文学名:Solenoid。通常制成条形或蹄形。铁芯要用容易磁化,又容易消失磁性的软铁或硅钢来制做。

基本类型比例电磁铁分为力控制型;行程控制型;位置调节型。 力控制型 输入输出特性:电流-输出力 与输入电流成正比的是输出力,在工作区内与衔铁位移无关,即具有水平吸力特性。 使用场合:行程较短,用于先导级 行程控制型 输入输出特性:电流-力-位移 与输入电流成正比的是负载弹簧转化的输出位移。 使用场合:输出行程较大,多用于直控阀 位置调节型 输入输出特性:电流-衔铁位置 与输入电流成正比的是衔铁位移而与受反力无关,具体力的大小在最大吸力之内根据负载需要定。 使用场合:有衔铁位置反馈闭环,用于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直控阀
磁铁的分类太多了,我在这里就简单说下: 磁性料材主要有二大类: 第一是永磁材料(也叫硬磁):材料本身就具有保存磁力的特点 第二是软磁(也叫电磁铁):需要外界通电才能产生磁力 我们平是说的磁铁,一般都是指永磁材料 永磁材料也有二大分类: 第一大类是:合金永磁材料包括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2Fe14B)、钐钴(SmCo)、钕镍钴(NdNiCO) 第二大类是:铁氧体永磁材料(Ferrite)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铁氧体 (Sintered Ferrite)、粘结铁氧体(橡胶磁 Rubber Magnet)、注塑铁氧体 (Zhusu Ferrite),这三种工艺依据磁晶的取向不同又各分为等方性和异方性磁体。 这些就是目前市面上的主要永磁材料,还有一些因生产工艺原或成本原因,不能大范围应用而淘汰,如Cu-Ni-Fe(铜镍铁)、Fe-Co-Mo(铁钴钼)、Fe-Co-V(铁钴钒)、MnBi(锰铋)、AlMnC(钴锰碳) 1、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2Fe14B):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1)、烧结钕铁硼(Sintered NdFeB)——(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经过气流磨制粉后冶炼而成,矫顽力值很高,且拥有极高的磁性能,其最大磁能积(BHmax)高过铁氧体(Ferrite)10倍以上。其本身的机械性能亦相当之好,可以切割加工不同的形状和钻孔。高性能产品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00摄氏度。由於它的物质含量容易导致锈蚀,所以根据不同要求必须对表面进行不同的凃层处理。(如镀Zn,Ni,Au,Epoxy等)。非常坚硬和脆、有高抗退磁性、高成本/性能比例、不适用于高工作温度); (2)、粘结钕铁硼(Bonded NdFeB)——粘结钕铁硼是将钕铁硼粉末与树脂、塑胶或低熔点金属等粘结剂均匀混合,然后用压缩、挤压或注射成型等方法制成的复合型钕铁硼永磁体。产品一次成形,无需二次加工、可直接做成各种复杂的形状。粘结钕铁硼的各个方向都有磁性,可以加工成钕铁硼压缩模具和注塑模具。精密度高、磁性能极佳、耐腐蚀性好、温度稳定性好。 (3)、注塑钕铁硼(Zhusu NdFeB)——有极高之精确度、容易制成各向异性形状复杂的薄壁环或薄磁体 2. 烧结铁氧体(Sintered Ferrite)的主要原料包括BaFe12O19和SrFe12O19,依据磁晶的取向不同分为等方性和异方性磁体。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适中的磁性能而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磁体。年产量达300吨以上。铁氧体磁铁是通过陶瓷工艺法制造而成,质地也比较坚硬,也属脆性材料,由于铁氧体磁铁有很好的耐温性及价格低廉,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永磁体。 3. 橡胶磁(Rubber Magnet)是铁氧体磁材系列中的一种,由粘结铁氧体料粉与合成橡胶复合经挤出成型、压延成型、注射成型等工艺而制成的具有柔软性、弹性及可扭曲的磁体。可加工成条状、卷状、片状及各种复杂形状。 橡胶磁体由磁粉(SrO6Fe2O3)、聚乙烯(CPE)和其它添加剂(EBSO、DOP)等组成,通过挤出、压延制造而成。橡胶磁材可以是同性的或异性的,它由铁氧体磁粉、CPE和某些微量元素制成,可弯、可捻、可卷。它无需更多机械加工即可使用,也可以按所需尺寸修整形状,橡胶磁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复PVC,背胶,上UV油等。它的磁能积在0.60 至1.50 MGOe之间。 橡胶磁材的应用领域:冰箱、讯息告示架、将物件固定于 金属体以用作广告等的紧固件,用于玩具、教学仪器、开关和感应器的磁片。主要应用于微特电机、电冰箱、消毒柜、厨柜、玩具、文具、广告等行业。 4. 铝镍钴(AlNiCo)是最早开发出来的一种永磁材料,是由铝、镍、钴、铁和其它微量金属元素构成的一种合金。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铝镍钴(Sintered AlNiCo)和铸造铝镍钴(Cast AlNiCo)。产品形状多为圆形和方形。铸造工艺可以加工生产成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与铸造工艺相比,烧结产品局限于小的尺寸,其生产出来的毛坯尺寸公差比铸造产品毛坯要好,磁性能要略低于铸造产品,但可加工性要好。在永磁材料中,铸造铝镍钴永磁有着最低可逆温度系数,工作温度可高达600摄氏度以上。铝镍钴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仪器仪表和其他应用领域。 5、钐钴(SmCo)依据成份的不同分为SmCo5和Sm2Co17,分别为笫一代和笫二代稀土永磁材料。由于其原材料十分稀缺,价格昂贵而使其发展受到限制。钐钴(SmCo)作为第二代稀土永磁体,不但有着较高的磁能积(14-28MGOe)和可靠的矫顽力,而且在稀土永磁系列中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特性。与钕铁硼相比,钐钴更适合工作在高温环境中。 磁铁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磁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高科技产品到最简单的包装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钕铁硼强磁和铁氧体磁铁。 从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十九世纪末使用的碳钢,磁能积(BH)max(衡量永磁体储存磁能密度的物理量)不足1MGOe(兆高奥),而目前国外批量生产的Nd-Fe-B永磁材料,磁能积已达50MGOe以上。这一个世纪以来,材料的剩磁Br提高甚小,能积的提高要归功于矫顽力Hc的提高。而矫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对其本质的认识和高磁晶各向异性化合物的发现,以及制备技术的进步。二十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碳钢、钨钢、铬钢和钴钢作永磁材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AlNiCo永磁材料开发成功,才使永磁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五十年代,钡铁氧体的出现,既降低了永磁体成本,又将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宽到高频领域。到六十年代,稀土钴永磁的出现,则为永磁体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1967年,美国Dayton大学的Strnat等,用粉末粘结法成功地制成SmCo5永磁体,标志着稀土永磁时代的到来。迄今为止,稀十永磁已经历第一代SmCo5,第二代沉淀硬化型Sm2Co17,发展到第三代Nd-Fe-B永磁材料。此外,在历史上被用作永磁材料的还有Cu-Ni-Fe、Fe-Co-Mo、Fe-Co-V、MnBi、A1MnC合金等。这些合金由于性能不高、成本不低,在大多数场合已很少采用。而AlNiCo、FeCrCo、PtCo等合金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得到应用。目前Ba、Sr铁氧体仍然是用量最大的永磁材料,但其许多应用正在逐渐被Nd-Fe-B类材料取代。并且,当前稀土类永磁材料的产值已大大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已发展成一大产业 磁力大小排列为(在磁铁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钕铁硼、异方性铁氧体、钐钴、钕镍钴、同性铁氧体。我厂是做磁铁的,这上面的排列只是按我个人接触磁铁经验排的。

磁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为什么磁铁吸东西的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而有的东西就不能?
具有优良的磁性的磁铁材料和粘结磁铁及其制造方法。粘结磁铁的制造方法,是一边使在金属制的基部51的外周上具有由陶瓷构成的表面层52的冷却辊5沿箭头9A的方向旋转,一边从喷嘴3吐出磁铁材料的金属熔液6,碰撞到冷却辊5的表面层52而冷却凝固,制造急冷薄带8。在此,使金属熔液6从冷却辊5的旋转中心54的正上方向冷却辊5的顶部吐出,在碰撞时,使磁铁材料与冷却辊5的表面层52的表面即冷却辊5的圆周面53接触的时间是0.5毫秒或以上。参考资料:http://www.88wz.net/Article_Index.asp

磁铁中的铁是几价的?磁铁只有Fe3O4?不会吧!
中学学到的化合价的概念准确的说应该叫“表观化合价”,有时它并不能真实反应物质的存在形式,作用只是方便研究,所以怎么方便怎么来;对于绝大多数的情况,电子转移的倾向性比较明显,所以大多数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是确定的;以此为基础,可以通过化学式的表观形式计算出其它元素化合价,人们也都接受,所以绝大多数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是确定的 但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赋值。比如在这里,可以认为每个Fe都是+8/3价,也可以认为有2个Fe是+3,另一个是+2,并且有时计算起来更简便 真实情况的四氧化三铁结构还不是凭中学化学知识能理解的,所以只要知道可以根据需要赋值就可以了,前提是物质整体化合价为0 回答问题补充:如果是课本上说的磁铁,指的就是天然的磁铁矿,主要成分就是四氧化三铁;如果是生活中的磁铁,种类实在很多,没法一一分析,况且有些已经不能用基础的无机化学知识来解释了,如果楼主有什么具体想法,不妨具体给一种磁铁的种类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磁铁中的铁要有磁性,必需有较多的未成对电子才行;按配位场理论,铁的5个d轨道可以裂分为2个能级,如果0价铁的8个d电子都排布进来,无论强场还是弱场配位只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2价铁可以有0个(强场)或4个(弱场);3价铁最多可以有5个(弱场)。所以计算磁矩的话,显然弱场配位的3价铁磁性最强。所以可推知,无论那种磁铁,一定是3价铁起主要作用。1 一种矿物,磁铁矿; 磁铁不是人发明的,有天然的磁铁矿,最早发现及使用磁铁的应该是中国人。所以"指南针" 是中国 人四大发明之一。至于成分那就是铁、钴、镍等.其原子结构特殊,原子本身具有磁矩. 一般的这些矿物分子排列混乱.磁区互相影响就显不出磁性.. 但是在外力(如磁场)导引下分子排列方向趋向一致..就显出磁性.也就是俗称的磁铁.铁钴 镍 是最常用的磁性物质 基本上磁铁分永久磁铁与软铁 永久磁铁是加上强磁 使磁性物质的自旋与电子角动量成固定方向排列软磁则是加上电流(也是一种加上磁力的方法) 等电流去掉 软铁会慢慢失去磁性 至于最早磁铁谁发现 最古老的记载是中国黄帝大战蚩尤的指南车所以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了!中国在西元前一世纪即知道有磁铁极化的情形。战国时代,就曾 利用一根自然磁铁,放在有刻度的铜盘上,用来占卜。北宋时利用两种方法制造出人工磁铁,一 种是将烧红的铁针,置于南北方向,急速冷却后,利用地球的磁场将铁针磁化;另一种是用磁石磨擦铁针而成。《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存在,发现在磁偏角的影响下,磁针指向南方,比真正的南方略偏东。依据这些 知识,而发展出将磁铁做为指南针的科学应用。磁铁只是一个通称,是泛指具有磁性的东西,实际的成分不一定包含铁。较纯的金属态的铁本身没有永久磁性,只有靠近永久磁铁才会感应产生磁性。一般的永久磁铁里面加了其他杂质元素(例如碳)来使磁性稳定下来,但是这样会使电子的自由性降低而不易导电,所以电流通过的时候灯泡亮不起来。铁是常见的带磁性元素,但是许多其他元素具有更强的磁性,像强力磁铁很多就是铷铁硼混合而成的.
磁铁吸引铁对铁做功但磁铁的磁力并没有减少这种用能量守恨怎么解释
实际上磁铁的磁性(准确说是磁化强度)确实被减弱了,这是势能的一部分.当然,永磁铁的磁化强度比较强,或者说剩磁很多,日常使用不会退磁.但是在工业上,长期使用的一般都要用电磁铁

为什么洛伦磁力不做功而安培力可做功
洛伦磁力的力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垂直 而安培力却不是与位移的方向垂直
根据2005集系列物理教材第二册所载,安培力是可以做功的;而根据左手定则,洛仑兹力是永远不做功的。但是安培力又可以看成是洛仑兹力的宏观体现,那么实质上来讲,洛仑兹力不是也做功了吗?这是不是很矛盾呢?谢谢各位物理学家。
分析如下:在两条平行导轨上架一个金属棒,再与电源(下面为正极)构成回路,则在金属棒中出现了电流,假设此区域中有垂直纸面向上的磁场,根据左手定则,可能判断出金属棒会向右运动,如下面的简图所示: -|------- ...|............| ...|→..........= ...|............| -|------- 在上图中,安培力对金属棒做功,表现为金属棒在通电后会向右运动。 对金属棒做微观解剖,在金属棒中有很多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上向下运动,形成了电流,这些电子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各右的偏转,洛仑兹力对电子不做功,但是电子向右的偏转运动,会产生电子不断的从左向右对原子(包括核及核外的非自由电子)的撞击,这些撞击使构成金属棒的原子有向右的运动(或起动趋势),它的宏观表现就是金属棒向右运动。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洛仑兹力对电子不做功,但安培力(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并不是对自由电子做功,而是对金属棒做功,两个力的做功对象不同,所以在微观上,洛仑兹力不做功,而在宏观上,安培力做功。
给你几个概念,别混了,很容易混。 安培定则——右手 1、伸出右手,电流方向为四指方向,然后大拇指方向即为磁场方向。适用于螺线管,通电线圈等 2、伸出右手,电流方向为大拇指方向,然后四指方向即磁场方向。 (总之这两个是灵活互换的,这个不得你用,另一个肯定得) 左手定则——左手 伸出左手,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方向为导体中电流方向,大拇指方向即为安培力的方向。 右手定则——右手 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大拇指为导体运动方向,四指方向即为运动产生电流的方向。 洛伦磁力——左手 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方向为正电荷运动方向,大拇指方向即为洛伦磁力方向。由于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磁力不做功。 楞次定律——右手
左手定则:适用于电动机做握手状手心为磁场方向手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为物体运动方向~~`` 右手定则:有两个1.做竖起大拇指状适用于螺线管手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为磁场方向 2.做握手状适用于发电机手心为磁场方向大拇指为物体运动方向手指为电流方向~~` 确定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导体中产生的动生电动势方向的定则。右手定则的内容是:伸开右手, 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 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指向动生电动势的方向。动生电动势的方向与产生的 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 右手定则确定的动生电动势的方向符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应用右手定则注意事项 应用右手定则时要注意对象是一段直导线,而且速度v和磁场B都要垂直于导线,v与B也要垂直, 右手定则不能用来判断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可以这样记忆: “电”的最后一笔向右,所以判断感应电流用右手定则。“力”的最后一笔向左,所以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用安培定则。 判断“洛仑兹力”与判断安培力同样的方法。
怎么用这些定则不就不说了~!... 是判断力的方向时用左手,判断电动式时用右手,就一根通电导线时用安培定则.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好多老师们也都给学生总结一些记忆的方法,顺口溜之类的。但我觉得对于物理问题,一些巧妙的手法的确值得一用,但我们可不能破坏事物的认知规律。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知识的内涵,强化知识的应用背景。之后可以自行地总结一些诀窍。 因“动”而“电”“右”为先; 因“电”生“力”“左”为准;(包括:安培力和洛仑兹力) 左判力,右判流

没有评论: